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正文

我国粮食作物杂交育种的最新进展

杂交水稻育种的最新进展

杂交水稻种子作为中国农业科技的重大成果,已经在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杂交水稻种子的研发已步入第三代,不仅产量高、抗逆性强,还在稻米品质、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杂交水稻种子的推广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全球数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粮食作物杂交育种的最新进展

- 神奇草稻:中农集团种业控股有限公司的“神奇草稻”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一种创造优势杂交粳稻的育种方法”发明专利权。该突变体材料与现有水稻种质杂交,可快速创制不同性状的种质新材料,选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适用性更广的水稻新品种。

- 优薯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进化透镜”技术,给育种家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及早发现阻碍马铃薯育种的基因组“暗礁”(科学家称之为“有害突变”),避免育种“走错路”,让大家能够更快吃上更优质的高产土豆。

- 杂交玉米:杂交玉米的育种效率将提升50%以上。研究中,黄三文团队联合国内外优秀单位,收集大量茄科物种资源,通过对100个茄科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来追踪最长8千万年、累计12亿年的进化痕迹,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进化透镜”来发现马铃薯进化约束及有害突变,绘制了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二维图谱。

杂交谷子育种的最新进展

谷子高产杂交种选育是世界性难题,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启动了这项攻关工作。结合谷子对光照、温度等比较敏感的特性,我们采用光温敏"两系法"进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取得关键性突破,成功选育出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杂交育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包括但不限于杂交水稻、马铃薯和谷子等重要粮食作物的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突破。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在杂交育种领域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