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新闻> 正文

拉卜楞寺的历史文化

今日上海网(jinrishanghai)今日上海报道

历史起源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最初的名字是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寺庙的名称“拉卜楞”来源于“拉章”的音译,“拉章”是指嘉木样佛官,后来演变成了寺庙的名称。寺庙的建筑布局体现了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数量众多,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

文化传承

拉卜楞寺不仅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地。寺庙内珍藏了大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包括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以及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此外,寺庙内还保存有大量的藏文经典,如《甘珠尔》等。

宗教意义

拉卜楞寺在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格鲁派的主要教学和研究中心。寺庙内的六大学院分别为闻思学院、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时轮学院、医药学院和喜金刚学院,每个学院都有其特定的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例如,闻思学院主要学习五部大论,续部学院专修密宗,时轮学院主修时轮天文历算,医药学院专修研究医药学方面的知识,而喜金刚学院则主修藏文文法、书法、音乐、舞蹈、堆绘彩砂等。

文化遗产价值

拉卜楞寺不仅在宗教上具有重要价值,也在文化遗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1982年,寺庙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现了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寺庙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佛教文化使其闻名于世,体现了藏民族高超的建筑水平和造形艺术特色。

当前状况

目前,拉卜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寺内有众多佛殿和建筑,如大经堂、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等。这些殿堂内不仅有高大的佛像,还有各种质地多样的佛塔、法器等。寺庙的建筑装饰融合了其他兄弟民族的建筑因素,特别是回、汉的先进技术,反映出寺院中严格的等级制度。

旅游吸引力

拉卜楞寺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让游客能够感受到藏传佛教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游客可以在寺内参观各个殿堂,了解佛教艺术和历史文物,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建筑群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阅读全文